许多人还未到中年,就开始腰酸背痛、夜尿多且阳痿不举、肾不纳气而喘、肾不济窍而耳鸣甚至失聪,这些都是肾衰的信号,是在提示我们该补肾了。在众多的补肾品中,能温肾壮阳、生精益血、补髓健骨的鹿茸是比较受人们青睐的。
鹿茸不是普通的鹿角,它是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,带茸毛、含血液的幼角。鹿茸是雄鹿督脉阳气、精血所化生,为血肉有情之品,能直入肾经,有壮肾阳、补气血、益精髓、强筋骨的功效,可以用于治疗肾阳虚衰、精血不足引发的各种病症。例如:《千金方》中治疗佝偻病及其他虚弱症的鹿茸散,就是将鹿茸与当归、阿胶、乌贼骨等药共研为末,直接用淡盐水送服或调成糊状吞服的。而《医宗金鉴》中用于治疗小儿“先天性五软症”的补肾地黄丸,就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,加入鹿茸和牛膝,研成细末,炼蜜为丸的。
鹿茸自秦汉入药以来,一直被人们视为延年益寿之滋补佳品。据史料记载,清朝宫中就大量使用鹿茸。乾隆的延寿医方“健脾滋肾壮元方”以鹿茸为主药,具有健脾益肾、强筋壮骨之功效。专为慈禧太后配制的长寿方“培元益寿膏”中也有鹿茸,就连为慈禧熬制的外用膏药中也少不了鹿茸。
此外,鹿茸有肝肾同补的功效,肝藏血,肾藏精,肝肾同补有助于益肾精、补气血。可见,鹿茸的保健作用非常高,是良好的温肾壮阳药。
鹿茸的药理作用
1、对神经系统的影响:鹿茸能增强副交感神经末梢的紧张性,促进恢复神经系统和改善神经、肌肉系统之功能,同时对交感神经亦有兴奋作用。
2、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:大剂量的鹿茸可降低血压,使心脏收缩振幅变小,心率减慢,外周血管扩张。中等剂量能引起心脏收缩显著增强,收缩幅度变大,心率加快,从而使心输出量增加;鹿茸特别对已疲劳的心脏作用尤为显著。
3、对性功能的影响:鹿茸提取物既能增加血浆睾酮浓度,又能使促黄体生成素(LH)浓度增加。因此,鹿茸对青春期的性功能障碍,壮老年期的前列腺萎缩症的治疗均有效;对治疗女性更年期障碍效果良好。
4、鹿茸的强壮作用:鹿茸精具有较强的抗疲劳作用,能增强耐寒能力,加速创伤愈合和刺激肾上腺皮质功能。故鹿茸是传统的补益药,用于强壮、补肾、益阳。
5、对血液成分的影响:鹿茸可使血液中血红蛋白增加,因此对于大量出血者和感染症末期的患者,特别是对于老龄患者的治疗极为有效。
6、有性激素样作用:动物试验证实,用鹿茸酊作皮下注射,几天后即见前列腺、精囊重量增加。鹿茸是滋补极品,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受补,对于健康人尤其是小孩子来说,鹿茸是不能随便吃的。健康小孩吃了容易出现内热,流鼻血,机体异常亢奋,甚至出现躁狂症。
7、它能兴奋离体肠管及子宫,增强肾脏的利尿功能:鹿茸对妇女儿童均有益处,它所含的钙、磷、镁等无机元素分别参与身体的钙磷和多种酶的代谢,对促进钙的吸收、骨的生长以及增强心脏、肌肉的功能都有积极的作用。尤其是镁离子,更是具有复杂的功能,是延年益寿必不可少的物质。这对妇女因宫寒不育、月经不调,小儿的发育不良,因肾气不足而引起的牙齿生长迟缓、囟门不合、骨软等,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。值得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压、肾炎、肝炎以及中医所说的阴虚火旺、肝阳上亢之病人,不宜服用。
8、治疗创伤:鹿茸素有“强筋骨”功能,用于治疗“恶创痈肿”。试验证明,鹿茸对长期不愈和新生不良的溃疡与创口有增强组织再生的能力,促进骨折的愈合。口服、外用鹿茸能使创伤,特别是化脓创伤迅速愈合。
9、其他作用:鹿茸中有些有效成分能抑制MAO-B的活性,故有抗衰老作用;鹿茸具有抗氧化作用,增强胃肠蠕动和促进分泌功能;此外,鹿茸精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等。
